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

讓孩子學會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~ 自己可以完成的,要自己動手做!

‪#‎父母教了孩子什麼‬?【‪#‎別幫孩子做作業‬ 那會使他們心靈脆弱】
讓孩子學會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~
自己可以完成的,要自己動手做!
實踐禪心協會 導引孩子正向人格發展
圖:小朋友正在動手修補損壞的字典~貼一貼黏一黏,像新的一樣!
【#別幫孩子做作業 那會使他們心靈脆弱】
不要幫孩子做作業。就算孩子功課落後,就算你只要出一點點力就可以讓孩子輕鬆許多,也不要幫他做作業。因為孩子從學習做作業的過程中學到的,比從作業本身學到的更多;這不只攸關學業成績,更攸關人格養成。
澳洲新南威爾斯研究、教學暨教育標準局(NSW Board of Studies,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Standards)最新研究顯示,越來越多家長幫孩子完成作業,並指出這種趨勢令人擔憂。
幫孩子做作業不只是妨礙他們學習,還會產生很多複雜的心理問題。研究顯示,父母參與孩子作業的方式和程度,會對孩子的人格產生深遠的影響。
澳洲陽光海岸大學心理學教授瑞秋•沙曼(Rachael Sharman)說,父母應該捫心自問,你為什麼要幫孩子做作業?是因為你怕孩子失敗?因為怕孩子成績不好害你沒面子?還是怕孩子申請不到好大學?被作業搞到壓力很大的人是你還是孩子?
不同人格特質 達成目地方式不同
根據動機,心理學家將人類大致分為兩種:表現型與掌握型。表現型的人重視結果,掌握型的人則更重視過程。
掌握型的人相信努力可以帶來進步,失敗是學習必經的過程。他們從失敗中學會重要的技能:哪裡做錯了、下次應該怎麼做。掌握型的人也更能坦然面對失敗的難堪,學會控制情緒的技能。
長此以往,這些解決問題和情緒控制的技能,會塑造出堅強有韌性的人格。
表現型的人則相信基因,認為失敗是缺乏天份的象徵,懷疑努力的價值。這些人心理上較為脆弱,害怕面對失敗,因此會避免嘗試沒有把握的事物。
表現型的人對於目標更執著,為了達成目標會不擇手段,例如作弊。
‪#‎幫孩子做作業算作弊‬
新南威爾斯研究、教學暨教育標準局指出,「幫孩子做作業,也算是作弊。」家長經常幫孩子做作業,孩子也許表面上可以拿到好成績,但在內心深處,他們明白這不是他們的實力,另一方面又會以為,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不擇手段。
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,掌握型人格的人,最終會超越表現型人格的人,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。為了養成孩子的掌握型人格, 爸爸媽媽的責任不是幫孩子逃避失敗,而是在孩子失敗時支持他,告訴他:‪#‎失敗是學習的一部份‬,你會因此變成一個更棒的人。
【完整文章請見《親子天下》網站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